退休返聘人员工作中受伤,算工伤吗?谁来赔?

在深圳,很多经验丰富的“老法师”在退休后,依然是企业争相聘请的“香饽饽”。他们退而不休,继续在工作岗位上发光发热。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也随之而来:如果这些退休返聘人员在工作中不慎受伤,这算不算工伤?还能像普通员工一样拿到工伤赔偿吗?责任又该由谁来承担?

作为一名处理过不少深圳劳动纠纷的律师,我发现这块法律地带对很多企业和返聘人员来说,都是一个模糊区。今天,咱们就把这个事儿,彻底掰扯清楚。

一、先破个题:退休返聘,关系不一样了!

首先,我们得搞清楚一个最核心的概念:退休返聘人员和公司的关系,已经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“劳动关系”了。

  • 劳动关系:指的是普通员工和公司之间的关系,受《劳动合同法》保护。
  • 劳务关系:当员工达到法定退休年龄,并开始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后,再回到工作岗位,他们与用人单位之间建立的,通常被认定为“劳务关系”。

为什么这个区别这么重要?

因为“劳务关系”不受《劳动合同法》和《工伤保险条例》的直接调整。这意味着,退休返聘人员受伤后,无法按照常规流程去申请工伤认定,自然也就无法享受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的各项工伤赔偿待遇(比如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)。

二、不算工伤,就没人管了吗?当然不是!

听到这里,很多返聘人员可能心凉了半截。别急!虽然走不了“工伤”这条路,但法律为您打开了另一扇窗——人身损害赔偿

您可以把这理解为:虽然您和公司的关系从“员工”变成了“服务提供者”,但公司作为接受您服务的一方,依然有义务为您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。如果因为公司的原因(比如设备老化、安全措施不到位等)导致您受伤,公司就存在过错,需要对您的人身损害承担赔偿责任。

这条维权路径,依据的不再是劳动法,而是《民法典》中关于“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”的规定。

三、能要哪些赔偿?和工伤有啥不一样?

虽然名目不同,但核心的赔偿项目是相似的。您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:

  1. 医疗费:所有因治疗产生的合理费用。
  2. 误工费:因受伤导致无法工作而损失的劳务报酬。
  3. 护理费:根据伤情需要,产生的护理费用。
  4. 交通费、住宿费:因就医等产生的合理费用。
  5. 残疾赔偿金(重中之重!):这是与工伤赔偿中“一次性伤残补助金”相对应的项目。如果您的伤情构成了残疾,需要在治疗终结后,委托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伤残等级鉴定(这不等同于劳动能力鉴定,但性质类似),根据评定的伤残等级来计算赔偿数额。
  6. 精神损害抚慰金:如果伤害严重,给您造成了巨大的精神痛苦,可以主张这项赔偿。

四、对用人单位的提醒:如何规避风险?

对于聘用退休人员的深圳企业来说,这同样是一个巨大的风险点。一旦发生事故,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人身损害赔偿足以让企业元气大伤。

最佳解决方案:为退休返聘人员购买雇主责任险意外伤害商业保险。这笔不大的投入,可以在意外发生时,将企业的赔偿责任转移给保险公司,是规避风险最有效、最明智的做法。

五、维权流程:不是仲裁,是诉讼!

因为双方是“劳务关系”,所以发生了纠纷,不能去申请深圳劳动仲裁。正确的维权路径是:

  1. 协商调解: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。
  2. 向法院起诉:如果协商不成,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民事诉讼
  • 准备什么?:需要准备好起诉状和所有证据材料,例如返聘协议、工资转账记录、医疗费票据、以及证明单位存在过错的证据等。
  • 案由是什么?:通常是“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”。
  • 结果是什么?法院会根据双方的过错程度,进行调解或作出判决

六、专业的事,交给专业的人

退休返聘人员受伤的责任认定,是深圳劳动纠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的交叉地带,法律关系复杂。

寻求专业的深圳法律服务非常有必要。经验丰富的深圳劳动争议律师深圳专业律师可以:

  • 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:帮您准确界定法律关系,判断单位的责任大小。
  • 指导证据收集:告诉您哪些证据材料最关键,如何合法有效地收集。
  • 代理全部法律程序:为您起草起诉状,代表您参与开庭,在法庭上据理力争。
  • 明确律师费:在委托前,律师会就律师费的收取标准和方式与您进行清晰沟通。

结语

在深圳,退休返聘人员为社会继续贡献价值值得尊重,他们的安全和权益同样需要得到保障。了解“劳务关系”下的维权路径,无论是对于返聘人员还是用人单位,都是一堂重要的法律必修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