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圳,车水马龙的街道上,行人与车辆的“亲密接触”时有发生。很多司机朋友心里都有个“紧箍咒”:只要撞了人,不管三七二十一,肯定是司机的全部责任。而一些行人也觉得:“我是弱势群体,你开车就得让着我。”
事实果真如此吗?作为一名处理过不少深圳交通事故案件的律师,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您:这个想法,不全对! 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核心,是讲“理”也讲“法”的。今天,咱们就把行人事故责任这点事,彻底掰扯清楚。
一、破除误区:法律偏向“弱者”,但不等于“和稀泥”
首先,咱们得承认,在机动车和行人之间,行人确实是“弱者”。因此,法律确实给予了行人一方倾斜性的保护。
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里有一条规定,大致意思是,如果机动车和行人发生交通事故,就算司机一点错都没有,也可能要承担不超过10%的赔偿责任。
划重点:这10%的“无过错责任”,更多是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,通常由机动车的交强险来支付,目的是为了保障受伤的行人能得到最基本的救治。但这绝不等于司机要为行人的违法行为“背锅”。事故责任划分的根本,还是要看双方的过错。
二、模拟现场:看看深圳交警怎么判
咱们来看几个在深圳街头最常见的场景,看看深圳交警通常会如何进行事故责任划分:
场景一:行人闯红灯/横穿马路,被正常行驶的汽车撞了
这是最典型的“深圳行人闯红灯被撞责任认定”问题。
- 责任分析:行人闯红灯、不走人行横道、翻越护栏等行为,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。
- 责任划分:在这种情况下,行人通常会被认定承担主要责任。而正常行驶(没有超速、没有玩手机等)的汽车司机,则可能承担次要责任或无责任(但仍需承担前面提到的不超过10%的赔偿责任)。
场景二:汽车在斑马线前,没有减速让行,撞倒了行人
- 责任分析:“礼让斑马线”是法律明确规定的司机义务。司机未尽到减速、停车让行的义务,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。
- 责任划分:汽车司机通常会被认定承担全部责任。
场景三:汽车右转时,与人行道上正常行走的行人发生碰撞
- 责任分析:“转弯让直行”是基本规则。汽车在转弯时,必须避让正常通行的行人和非机动车。
- 责任划分:汽车司机通常会被认定承担全部责任或主要责任。
场景四:双方都有过错
- 什么情况:比如,行人在非人行横道区域横穿马路,而司机在经过时也存在超速或分心驾驶的行为。
- 责任划分:深圳交警会根据双方过错行为的严重程度,来划分责任比例,可能会认定为同等责任,或按三七、四六等比例划分主次责任。
三、最重要的文件:《交通事故认定书》
在所有交通事故处理流程中,由深圳交警出具的这份《交通事故认定书》是“官方定论”,是您维权的“尚方宝剑”。
- 它有什么用?:
- 是保险公司进行交通事故保险理赔的最主要依据。
- 是法院在进行交通事故诉讼判决时的核心证据材料。
- 不服怎么办?:如果您认为责任划分不公,可以在收到认定书后三日内,向上一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申请事故复核。千万别错过这个时间!
四、出了事,应该怎么办?
- 立即报警:第一时间拨打事故报警电话122,并拨打120救治伤员。
- 保护现场: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,不要移动车辆和伤者。
- 通知保险公司:及时联系自己的保险公司进行保险报案。
五、什么时候需要请律师?
如果交通意外只造成了轻微擦伤,通常协商或调解就能解决。但遇到以下几种情况,强烈建议您及时进行深圳法律咨询:
- 事故造成人员重伤、死亡或构成伤残,涉及复杂的人身损害赔偿(如医疗费、误工费、伤残赔偿金、精神损害抚慰金等)。
- 对《交通事故认定书》的责任划分有重大异议。
- 与对方或保险公司就赔偿标准和金额无法达成一致。
专业的深圳交通事故律师能帮您分析案情,指导您收集证据材料,并在调解或开庭时,为您争取最有利的判决结果。
结语
在深圳,车让人,是文明;人守规,是安全。行人事故责任的划分,最终看的还是谁守规矩、谁有过错。希望每一位司机都能谨慎驾驶,每一位行人都能安全过街,让交通事故远离我们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