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深圳,“996”、“大小周”似乎已经成了很多行业的“隐形标配”。“我爱工作,工作使我快乐”的口号喊得再响,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:付出了额外的时间和精力,我们理应得到合法的加班费。但现实中,很多公司在加班费计算上却玩起了“躲猫猫”,要么含糊不清,要么干脆不给。
作为一名处理过大量深圳劳动纠纷的律师,我经常遇到因为加班费纠纷来咨询的“打工人”。他们最想知道的就是:我的加班费,公司到底算对了吗?法律上是怎么规定的?今天,咱们就把这笔账,一笔一笔地算清楚。
一、先搞明白:到底什么才算法律意义上的“加班”?
不是所有下班后还在工作都叫加班。法律上的“加班”,指的是用人单位根据实际需要,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行为。
- 关键点:重点在于“公司安排”。即便没有书面通知,但如果公司有明确的加班审批制度,或者你的上级通过微信、邮件等方式要求你加班,或者公司有“末位淘汰”等制度,让你不得不“自愿”加班,这些通常都可以被认定为是公司安排的加班。
二、加班费的“三档”计算公式,你一定要会!
深圳加班费计算 法律规定得清清楚楚,根据加班时间的不同,分为三个档次。我们以“小时工资”为基础来算:
小时工资 = 月工资 ÷ 21.75天 ÷ 8小时
1. 工作日加班(延时加班)
- 标准:支付不低于工资的150%。
- 场景:周一到周五,正常8小时工作之外,公司要求你继续工作的。
2. 周末加班(休息日加班)
- 标准:支付不低于工资的200%,或者安排补休。
- 场景:“大小周”里的大周、周末被叫回公司开会、处理工作等。
- 注意:公司有权选择给钱还是给假。如果公司不能安排补休,就必须支付200%的加班工资。
3. 法定节假日加班
- 标准:支付不低于工资的300%。
- 场景:元旦、春节、国庆等法定节假日,你还在岗位上奋斗。
- 特别提醒:法定节假日的加班,不能用补休来代替,必须支付300%的加班工资!
三、最容易“掉坑”的地方:计算基数是什么?
算加班费,最核心的问题就是:作为计算基数的“月工资”到底是多少?
- 首选:看你的《劳动合同》。如果合同里明确约定了你的工资数额,就以这个数额为基数。
- 合同没约定或约定不明?:那就以你实际的工资为准(扣除加班费、津贴等非固定收入后的数额)。
- 最重要的一条:无论怎么约定,加班费的计算基数都不能低于深圳市的最低工资标准!
四、公司不给加班费,我该怎么办?
当你的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时,沉默和忍耐是没用的。请按以下步骤维权:
1. 疯狂收集证据!
这是所有劳动仲裁证据收集工作的核心!证据材料越充分,你的胜算越大。
- 考勤记录:打卡记录、加班审批单等。
- 工作记录:带有时间戳的微信工作群聊天记录、工作邮件、与领导的沟通记录。
- 工资流水:证明你的工资构成和公司未足额支付加班费。
- 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。
2. 先协商,不行就仲裁
可以先尝试与公司HR或负责人协商,明确指出其未足额支付加班费的违法性。如果协商无果,或者遭遇拖欠工资,那就果断申请深圳劳动仲裁。
3. 为什么建议你找律师?
加班费纠纷看似简单,但实际操作中,对于加班事实的认定、工资基数的确定等,都需要专业的法律分析和证据支撑。
经验丰富的深圳劳动争议律师可以:
- 提供专业的法律咨询:帮你精准计算出公司应付的加班费总额。
- 指导证据收集:告诉你哪些证据最关键,如何形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。
- 代理法律程序:为你起草法律文书,代表你参与调解或开庭,在仲裁庭上为你据理力争。
- 帮你降低维权成本:在深圳,劳动争议案件胜诉后,劳动者有权向用人单位主张不超过5000元的合理律师费,这让你在请律师维权时更有底气。
结语
在深圳,奋斗值得肯定,但奋斗不等于无偿奉献。每一分加班费,都是你合法权益的一部分。了解法律规则,保留好证据,并在必要时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,才能让你的汗水不白流。